人才蔚则事业兴。近年来,巴州区深入贯彻市委“百千万引才工程”,精准招引人才、灵活使用人才、保障留住人才,重“数量”更重“质量”、重“学历”更重“能力”、重“引进”更重“培育”,着力解决“现实急需哪种人才”“怎样建强人才队伍”“靠什么创优人才环境”三个问题,努力形成人尽其才、才尽其用的生动局面,为建设新时代人才高地迈出坚实步伐。
一、坚持党管人才,强化机制建设
坚持党管人才原则,牢固树立“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”的理念,实施更加积极、更加开放的人才政策,搭建更加广阔、更加高效的事业平台。一是加强组织领导。充实人才工作力量,在区级成立人才工作专班,落实5名工作人员;在每个乡镇(街道)配备1-2名专职人才工作人员,对重点人才工作进行全面调研督导;每年开展1-2次述职评议,强化部门“一把手”抓“第一资源”意识,调动各职能部门主观能动性,形成“上下联动、横向协同、齐抓共管、重点培养”的良好局面。二是创新工作机制。细化出台《巴州区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职责》《专家人才服务重点行业实施方案》等人才政策制度5条,定期召开人才工作联席会议,建立分工协作、沟通交流、督促落实三项机制,建立高层次人才引进培养等重点任务的月动态调度机制;聚焦企业人才技术需求情况,通过专家一线服务指导、团队结对联系服务、引进人才巡回服务等方式精细服务,为推动社会民生事业发展献智献力。
二、坚持筑巢引凤,强化聚才而用
木茂而鸟集,水积而鱼聚。巴州区不断健全人才政策配套体系,聚焦青年人才来巴“第一步”,着力解决最根本、最迫切的实际需求,为来巴青年人才提供精细化、综合性的暖心服务,营造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。一是夯实引才基础。紧紧围绕人才强区战略,以“四区共建”为依托,聚焦教育医疗、文旅康养、经济商务、城乡规划、现代化服务等领域,为急需紧缺专业人才搭建大展身手的“舞台”;大力推动落实人才公寓入住、兑现安家补助、提供购房补贴等措施,提高人才吸引力。二是搭建交流平台。在全市率先成立县级人才之家党支部,组建乡村振兴、文旅产业、项目经济、农业技术、社区治理5支重点行业服务队,以“立足专业、服务行业、献策事业”为出发点,做好“常调研、走基层、帮邻里”三件事,深入项目一线、产业现场、行业部门,摸实情、提建议、促发展,各服务队成立以来,累计开展调研活动10余次,提出建议意见20余条。三是助推产才融合。聚焦巴州四大重点发展产业,坚持“广覆盖”和“抓重点”相结合,在校(院)企(地)合作上发力,构建省、市、区三级专家服务体系;通过专家讲座、现场指导、培训交流等多种形式,重点帮助企业解决人才、技术、管理等方面遇到的发展瓶颈和难题,促使人才、产业、项目、资金等要素多元对接,实现产业振兴发展与人才作用发挥同频共振。
三、坚持提升服务,强化营养土壤
梧桐自有凤凰栖,巴州区始终坚持以人才为本,信任人才、尊重人才、善待人才、包容人才,做好人才服务保障工作,厚植人才发展营养土壤。一是开展常态服务。对全区200余名引进人才建立专档,对高层次人才按照“一人一表”、“一企一档”建立人才档案,不定期开展宣传走访慰问活动,及时了解人才思想动态、生产生活情况,对人才反映的问题做好相关记录,并及时协调帮助解决实际困难38件。二是坚持人岗相适。在人才引进过程中加强把控资料审核和考察等环节,坚持因岗择人,专业匹配对口,同时多渠道了解已入职人员的工作适应情况,建立人才交流动态机制,激发人才内生活力,实现人尽其才、才尽其用,各得其所、事竟其功,使人才当其时、当其位,在工作中发挥最大价值。三是倡导合理竞争。有竞争才有发展,对引进人才常态“点题提能”,广泛评选优秀共产党员,积极宣传在乡村振兴与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涌现出的先进事迹,以政治荣誉激励年轻干部;启动新时代年轻后备干部选拔培养,以公平的竞争机制、畅通的上升渠道,为人才成长铺路架桥,打造人才“聚而用之”的良好生态,鼓励人才为推动巴州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才智、建功立业。